中国.湖北黄袍山旅游网   黄袍仙山--湖北十大名山之一      
 

湖北黄袍山旅游网 > 黄袍山资讯

 

圣人脚迹留通城——张良篇

收录日期:2013年8月18日  作者:郁林    来源:咸宁日报  
 

    张良,字子房,封为留侯,谥号文成,颍川城父人。因暗杀秦始皇失败,为躲避追查而改名。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,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,与萧何、韩信同为汉初三杰。他在辅佐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后,毅然决然放弃高官厚禄隐居江湖,不知去向,在历史上成为千古佳话。千百年以来,有关张良究竟隐居何地,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,各种传说不一,其中有隐居鄂南通城的张师山之说。张师山是道家二十五洞天福地之一的幕阜山群腹地中的一座山峰,位于鄂南通城县最南端的马港镇,是一座一山跨湘鄂两省三县市(湖南岳阳市、平江县,湖北通城县)的名山。它古称“白云山”、“天竺山”,海拨680米。它和东南面的幕阜山主峰群隔一道深长的峡谷相对,106国道就在这长达百余里的峡谷中蜿蜒穿过,西南和湘鄂两省接邻的另一座名山相思山相连。张师山峰顶是一块平地,站在峰顶,对视幕阜峰群,真有飘飘欲仙之感。

    史载张良素来体弱多病,自汉高祖入都关中,皇位渐次稳固,张良逐步从“帝者师”退居“帝者宾”的地位。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杀戮和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,张良恪守“疏不间亲”的遗训。后来目睹彭越、韩信等有功之臣一个个的悲惨结局,深悟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”,自请告退,寻到其师黄石公的隐居地相思山,在和相思山紧邻的白云山上陪师隐居,修道养生,当地老百姓后来就称此山为张师山。 张良在张师山隐居修道,虽历经两千多年,至今该山上还留有不少与张良有关的景点地名。山上有一座古庙,据说最初为张良结庵修道处,庙中有一古联:“相耶,将耶,千古利名成幻影;师也,友也,共邀风月话神仙。”据传张良离开朝庭后,刘邦萦怀难舍,曾亲率白旗、黄旗两支兵马来此地迎请张良还朝。黄旗、白旗两支兵马驻扎于当地,故在此地留下了黄旗坳、白旗坳两处地名。刘邦来到张师山后,张良从山顶修行的庵中走出避而不见,刘邦遂在空庵怅然题诗一首:“孤王命驾到深山,未见军师只见庵。日映桃花侵眼赤,风吹竹叶透襟寒。金炉炼药灰犹暖,玉案题诗墨未干。书画琴棋依旧在,子房何处寄身安。”张师山离山顶不远的山腰有一宽大石窟,刘邦一行在山庵中不见张良,寻到此洞,看到他坐在此洞闭目静养,条件简陋艰苦,便劝他返朝,且以金银相赠。张良说出家人要此物何用,此间到处都是金银,说着随手在山洞壁上掰下一石,便是金灿灿的金子,说完便隐隐飞升而去,众皆愕然。现入此洞,其内仍四壁鎏金,耀眼夺目,民间称它金窟。

    张良在张师山隐居期间,足迹遍布周围山川,曾云游到通城东南面的黄袍山,在黄袍山大埚山谷中,修建了“良山道观”,创办了“伐桂书院”,讲术传道。伐桂书院遗址犹在,古石碑仍存。黄袍山人为了纪念张良,为其修建了圮桥和石墓。并传张良由于晚年体弱多病,常年吃蒜韭,疾病得以祛除了,甚是欢喜蒜韭。现在黄袍山大埚山谷中,野生蒜韭非常多,这些野生蒜韭的来历,莫非同二千多年前的张良有关?